《中国国门时报》:历经考验初心不改——北京检验检疫局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纪实

  这是一个连接越来越紧密的世界,越洋航班密集度超越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而疾病十分容易突破大陆形成的边界,这已是全球共识。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是全球最繁忙的枢纽机场之一,2016年旅客吞吐量突破9千万人次,位居亚洲第一、全球第二。巨大的客流、货流、航班流考验着检验检疫部门的工作效能。

  效率

  2003年非典疫情、2008年奥运会、2009年甲流疫情,此外还有其他大大小小的保障和防控工作,365bet官方平台(以下简称“北京国检局”)经受住了考验,积累了经验。然而,每次防控都付出了巨大的人力财力。北京检验检疫人意识到,从严、从紧、从细固然是一种安全做法,但无法顺畅应对疫情不断出现的现状。

  北京国检局加大改革力度,提升人员技能水平,增强技术实力,2014年应对埃博拉出血热、2015年应对寨卡病毒病和黄热病工作中,工作效能显著提升。最明显一点,北京国检局没有出现过大规模人员调动,只调配少量分支局工作人员。

  “4秒通关”是北京国检局自主研发的入境人员检验检疫信息采集系统发挥出的效力。入境旅客提交填写好的申明卡和护照,现场人员4秒之内就可以完成护照、申明卡、体温信息采集,并准确读取到重点关注信息,获得系统快速警示,以便决定是否需要下一步排查。

  其实,大多数旅客连这4秒也不需要。这些措施针对的只是一类管控重点航班的重点旅客。这是如何分拣出来的呢?管住“坏孩子”,放走“好孩子”,这是风险思维注入的结果……

  风险

  来自世界各地的航班和旅客被分类,这是北京国检局开发的“传染病疫情风险评估系统”以及“航空器电子申报系统”带来的变化。它们以疫情风险评估为基础调整重点航班及其管控措施,将一类管控航班停靠指定机位进行重点排查。

  指定的机位,决定了旅客分流通道,同时进入“4秒通关”布控范围,筛查工作分层级分级别展开。这就是一个大筛子,网眼有粗有细,不再只用最细的筛子进行一次筛选。

  这正是安全和效率的最佳组合。而更大的网络还在构建和完善中,覆盖境外、途中、口岸和境内4个环节。从平面到立体的变革,使疫情防控效率大大提升,新的出入境全流程疫情防控体系逐渐形成。2016年,北京国检局参与了质检总局防疫工作组,除完成黄热病接种工作之外,还构建了疫情防控境外防线,形成的工作机制成为后来立体化防线的重要根基。

  精准

  快速作出诊断,防控工作将变得更加及时有效。如果现场所有诊断能力穷尽,必须将疑似病人转至更加权威的医疗机构。

  2008年,国内顶尖传染病医院——北京地坛医院搬迁到距离3号航站楼仅有12公里的北皋。北京国检局与其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17分钟的车程没有拥堵的商业区,让转运和诊断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然而,一个疑似病例的转运会耗费大量防控资源,如果能现场做出诊断,就可以尽早排除风险因素。为此,北京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派驻医生支援防控现场,而现场人员也不定期被派往地坛医院学习。此外,北京国检局还不间断安排各种练兵和技能比赛,持续提升卫生检疫工作水平。

  在质检总局支持下,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鼎力合作,便携式实时荧光PCR仪应用于口岸现场,首次在口岸现场开展寨卡病毒和黄热病核酸快速检测,同时样品送北京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检测,实现快速检测和实验室精准检测双重技术保障。2016年,排查发现黄热病病例4例,占北京输入性病例的80%;发现并检出3例寨卡病毒病病例,占北京输入性病例的100%;发现并检出全国首例裂谷热病例。此外,署名为“北京国检局”的论文,刊发在国际顶尖医学杂志《柳叶刀》。

  当前,各类病原体仍在不断进化,口岸卫生检疫工作也在不断升级。但北京检验检疫人维护国门安全的初心不变、初衷不改。